2025年9月25日,电子商务教研室以精研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学供给质量为核心目标,紧扣数字经济时代电商人才培养需求,组织开展第四次集体教研磨课活动。全体教研室教师围绕张瑞老师主讲的《新零售管理》与田丹丹老师主讲的《市场调研课程设计》两门核心课程,以 OBE理念为指引,开展深度研讨与精细化教学打磨,为优化课程教学范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入专业动能。
磨课开始,教研室主任冯琳老师明确磨课的专业定位与实施路径:“以对接电商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聚焦课程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落地,通过‘个人说课(基于课程大纲与学情分析)+集体研讨(锚定教学目标达成)+ 精准建议(结合行业发展动态)’的教研模式,推动课程质量迭代升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协同提升。” 随后,张瑞老师基于《新零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从课程模块设计、案例库建设、实践教学安排三方面进行说课汇报,并提出当前课程存在的核心问题,理论教学与企业真实运营场景的衔接度不足,学生在新零售运营方案设计、跨部门协同模拟等实践环节的岗位适配能力有待强化。

针对上述问题,教研室教师展开靶向研讨。冯老师从产教融合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建议引入区域新零售标杆企业的真实运营案例,构建企业案例拆解、课堂分组研讨、实践成果复盘的教学闭环;同时提出可依托新零售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搭建覆盖商品数字化上架、精准流量运营、全链路客户服务的岗位模拟场景,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提升学生对新零售核心岗位技能的实操应用能力,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张瑞老师结合研讨成果,明确将从案例库升级、实训模块优化、企业导师引入三方面调整课程方案,确保教学内容与数字商业生态发展同频。


在《市场调研课程设计》磨课环节,田丹丹老师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切入点,指出当前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课程虽已构建问卷设计、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报告撰写的教学模块,但学生调研选题与电商行业实际需求匹配度不足,且对 SPSS、Python 等数据分析工具的实操应用能力薄弱,导致调研成果的行业参考价值有限。围绕该问题,教师团队从教学内容与评价机制两方面提出专业优化方案。冯老师建议以电商行业需求为锚点,优化调研选题方向,可引导学生聚焦电商平台用户画像分析与消费决策路径、农产品上行电商渠道建设等行业热点选题,强化课程教学与电商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关联性。第五老师则针对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提出具体路径,建议编制《电商调研数据分析实操指南》,通过工具基础操作、案例数据演练、分组实操考核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确保调研成果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整场磨课活动教师团队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优化四个维度,对两门核心课程进行全方位教学诊断与优化。经过近两节课的深度研讨,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其他教师也在研讨中实现教学经验的协同共享,进一步拓宽了基于行业需求的课程设计思路。

最后,教研室主任冯琳老师在总结中强调,集体磨课是构建高质量教学体系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后续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教研活动常态化、专业化,以“课程思政融入”、“跨课程教学协同”、“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为重点,聚焦更多电商专业核心课程,以精益求精的教研态度推动课程质量持续升级,助力培养具备数字思维、实践能力、行业视野的高素质电商人才,为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