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经济贸易学院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聚焦人力前沿,明晰研究方向——26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9-27    访问量:

为帮助26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精准把握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提升论文研究质量与学术水平,搭建师生学术交流与指导平台,2025年9月26日,经济贸易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体专任教师于教学楼第一会议室进行26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讨。

研讨会伊始,杨琪老师首先强调了毕业论文在本科学习阶段的重要性。她指出,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四年专业知识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更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而选题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直接决定了论文的研究价值、可行性与后续写作的顺利程度。论文指导老师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研判学科动态、锚定专业人才供需痛点、了解学生兴趣导向,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选题建议。只有选题紧跟行业前沿,契合实践需求,同时匹配学生研究热情与能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

在研究前沿热点研判环节,结合近年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动态,老师们提出“人工智能在员工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边界与优化路径”、“企业数字化转型中HRBP角色重构研究”等选题方向,强调需引导学生关注技术应用背后的伦理风险与人文关怀;并围绕新生代员工管理热点,建议将“Z世代员工职业价值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弹性福利制度对新生代员工归属感的提升效果研究”纳入选题参考范围,同时提醒要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变化,挖掘选题的现实意义。此外,教师们还就“零工经济下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组织韧性建设中的人才储备与调配策略”等前沿议题展开分析,梳理出多个具备研究价值的选题方向,为后续指导提供了清晰的前沿坐标。

针对供需双侧平衡议题,则从“理论供给”与“实践需求”双向切入,探讨选题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结合前期调研经历,提出选题需兼顾学术深度与实践可操作性:例如“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对策研究”,既要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等构建分析框架,又要考虑学生能否通过企业访谈、行业报告等获取真实数据,避免因脱离实践导致选题“悬浮”问题;同时需关注陕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如制造业“用工荒”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可引导学生研究“制造业企业人才吸引策略与高校专业培养适配性”,实现选题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经过研讨,教师们初步形成了“前沿理论+实践需求+数据可得”的选题评估标准,为后续筛选优质选题提供了依据。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选题指导的“前沿、供需、兴趣”三大核心维度,形成了初步的选题方向库与评估标准,为后续精准指导26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专业将整理研讨成果,进一步打磨细化优化选题方向,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确定“有价值、可操作、感兴趣”的毕业论文选题。

此次教师研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经济贸易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高度重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以前沿为引领”的理念。希冀通过学院与教师团队的精心准备、精准指导,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不懈努力,26届毕业论文质量能够更上一个台阶。